本份试卷考查的内容是前五个单元,即时间单位、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与换算、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倍的认识。题型灵活多变,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、结合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,还能看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,内容全面,覆盖面广,所学的知识点都考查到了。从考试成绩看,也体现出了学生的层次性,有两个考满分的,有两个不及格的。总之这份试卷题量适中,难以适度。
这次考试,参试的是32人,及格率为93.75%,优秀率是84.38%,平均分是87.31.
试卷发下后,我先让学生自己修改,改后交上来再进行第二次批阅。通过二次批阅发现,有半数的孩子是因为马虎失分,剩下的学生出错,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:一是单位的概念不明确,单位间的进率搞不清,二是进行万以内加减法时,改进位的没有注上要进的“1”,该退位的没有在被退的数上点点,从而导致计算出错,三是解决有关“倍”的问题时,分不清一倍数、几倍数和倍数,不知从何入手。
针对学生在这次考试与平时的测试中所出现的问题,我打算今后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:
1.训练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,比如比差问题,能分清大数、小数、相差数,牢记“大数-小数=相差数,大数-相差数=小数,小数+相差数=大数”。对于倍数问题,能分清一倍数、几倍数和倍数,牢记“一倍数*倍数=几倍数,几倍数/一倍数=倍数,几倍数/倍数=一倍数”。对于单位换算,要明白“大单位的数*进率=小单位的数,小单位的数/进率=大单位的数”
2.对知识点进行巩固练习。因为孩子们记得快忘得快,所以要加强练习,反复训练,力求能够举一反三、熟能生巧。
3.养成做题认真的好习惯。孩子们做题时急于快速完成,无论剩余多少时间都不愿意静下心来检查,所以应要求学生会的题尽量不出错,不要求快。另外,一定要训练学生做后认真检查的习惯,认真书写
4.关注学困生。对于好学生,他们进步的空间很少,而对于学困生,需要辅导的地方很多,所以要多付出关心、细心、耐心。尽量利用大休息和午饭时间对这些学生多加辅导,增强他们的信心,让他们在感受成功的快乐中进一步激发出学习的兴趣。
评论